2023年,兴庆区卫生健康局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地位,深化医疗改革,加快推进健康兴庆建设,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增强。
聚焦优化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新续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个。建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5家,AI储发机器人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落地新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数字化预防接种+AI-CRV系统门诊,在全区走在前列。深化基层“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大新、中山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掌政中心卫生院已达到国家推荐标准,新华街、文化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达到国家基本标准。持续推进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充分利用好区、市下达的各项经费,通过项目化方式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依托健康集团总院,成立兴庆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支持和质量控制,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聚焦重点人群保障,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持续提升妇幼健康水平,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构建“筛查—诊断—干预—随访”一体化服务网络。关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持续推进托育服务扩容提质,目前,兴庆区已备案64家托育机构,完成托位3979个,每千人口托位数4.88,逐步形成方便可及、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居委会和宁夏口腔专科联盟组成的老年口腔健康促进行动新模式,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5.39%。确保重点人群服务有保障,全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聚焦示范创建推进,不断完善健康服务体系。以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抓手,整合基层力量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现高血压、糖尿病网格化管理,重大慢性病机会性筛查已完成总任务的190.06%,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分别为93.45%、93.23%。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创建,辖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中医馆的标准化建设,争取自治区项目资金,用于兴庆区中医药综合服务水平提升,已建成中医角2个、中医阁2个、中医馆内涵提升1个。全区首家启动“兴庆区医疗美容机构美容主诊医师手术面签APP”,通过数字化运用,实现对医美机构医疗服务行为的智慧监管模式。
聚焦共建共治共享,稳步推进健康兴庆建设。将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十二大工程”25项措施与健康兴庆行动27项专项行动一体部署一体推动一体考核,建立动态跟踪督导机制,充分发挥督察考核“指挥棒”作用,以“督”促改,压茬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扎实推进社区戒烟综合干预工作的普推扩面,以打造“健康生活 同兴共享”为理念的健康兴庆文化品牌为抓手,深入推进健康文化宣传工作,建立健康科普资源库,优化健康科普专家库人才,构建健康兴庆文化格局。
2023年兴庆区卫生健康局先后获得全国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兴庆区掌政镇中心卫生院及兴庆区中山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兴庆区银古路大团结社区被命名为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申报的典型案例被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全国爱卫办评为2022年度健康县区建设优秀案例和2022年度健康县区建设典型经验并在第十六届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优秀实践案例征集与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案例。承接世卫组织社区戒烟综合干预项目,迎接国家卫健委调研3次、世界卫生组织调研1次。同时获得区市各类荣誉10项。
2024年,兴庆区卫生健康局将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各项指标持续向好。力争到2024年底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重点指标达到区市目标要求。瞄目标定任务,深入推进健康兴庆建设。依托国家级慢性病示范区创建,提高传染病防控水平,力争玉北、银古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探索开展“三中心合一”试点工作,打造集医疗、养老、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于一体的综合型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密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卫生健康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得到有效保障。提能力优服务,不断优化医疗资源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实体化运作,力争2024年掌政中心卫生院建成区域医疗分中心,通贵乡卫生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开展兴庆区银古路康园社区托育中心项目建设,为辖区婴幼儿家庭提供便捷普惠的托育服务。以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区)为契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