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兴庆区月牙湖乡的宁夏华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引进一批优质蓝莓苗,借助智慧农业技术,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一幅充满希望的“莓”好“蓝”图正徐徐展开。
在蓝莓种植大棚,一株株蓝莓苗并没有种在地里,而是种在一个个盆里。蓝莓苗整齐排列,被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有序连接,让整个大棚充满科技感。
“我们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让每株蓝莓苗都扎根在由椰壳、泥炭等精心调配而成的无土基质里。”宁夏华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小琴介绍说,这些基质不仅为蓝莓生长提供了理想的透气、保水和养分环境,还能精准调控酸碱度,有效避免了传统土壤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问题。
杨小琴告诉记者,蓝莓生长对土壤、光照与温度条件要求严苛,偏好微酸性、疏松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环境。为了让“南果北种”的蓝莓在兴庆区月牙湖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她在种植管理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
灌溉方面,蓝莓大棚采用了水肥一体机滴箭滴灌模式,不仅能精准地将养分直输果苗根系,保证蓝莓品质,还能节约用水量。同时,蓝莓的种植过程实现了全程可追溯,从基质配比到灌溉施肥,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标准化操作。这种科学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使得成熟后的蓝莓果实甜度高、口感佳,果实硬度适宜,耐储存与运输。
“我们今年一共种了6个大棚的蓝莓,8200盆单体,按照生长规律,预计在明年一月份就能成熟上市,每棵树第一年产果在3斤左右,第二年就能达到5斤。”杨小琴说。
除了蓝莓苗,在月牙湖乡的田地里,刚刚播种下去的还有1600亩的白玉山药。村民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齐心协力开展山药种植,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对丰收的期盼。
“这是我们在月牙湖乡种植山药的第四年,经过前两年的摸索,我们从最初的三四百亩已经扩大到如今的上千亩,这一批山药预计在10月成熟,届时我们将销往四川、重庆、云南等地。”华泰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梁超伟介绍说。
据了解,兴庆区月牙湖乡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河交接处,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且土质肥沃,产出的山药个头饱满、口感上乘,深受市场喜爱。
同时,山药的种植也为本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月牙湖乡滨河家园二村村民李富强就负责着这上千亩山药地的日常管理工作,他说:“在这里工作,不仅每月有稳定的6000元工资可以拿,离家还近,工作生活两不误。”
据了解,今年,月牙湖乡共种植山药2000余亩,通过山药的种植,进一步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有效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农民致富增收促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