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兴庆区自然资源局以第46个植树节为契机,在丽景湖公园组织开展“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中国”主题宣传活动。活动通过多形式、多角度普及野生动物保护与湿地生态知识,累计发放宣传彩页1500余份,悬挂主题条幅6条,有效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参与绿色发展的浓厚氛围。
活动现场设置“生态科普”、“互动体验”、“法律咨询”三大功能区,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增强宣传实效。生态科普区陈列湿地生态系统展板、野生动物保护案例图解及本土动植物标本,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等法规,系统讲解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以及红嘴鸥等候鸟迁徙规律。互动体验区引入“生态承诺树”电子互动屏,市民通过点击屏幕按钮参与生态知识问答,完成答题后可生成“线上植树证书”,吸引众多群众驻足体验。法律咨询台则针对湿地资源利用、野生动物救助规范等常见问题提供专业解答,现场收集意见建议20余条。
为增强宣传实效,兴庆区自然资源局精心设计“纸质+数字化”宣传资料。纸质彩页采用“三折页”形式,图文并茂呈现常见湿地植物图鉴、野生动物救助流程图及生态保护倡议书,同步附设二维码链接至线上科普视频与法规政策库;6条主题条幅悬挂于公园主通道及人流密集区,“同守湿地生命线 共筑候鸟栖息地”“生态兴则文明兴”等标语形成连贯的生态宣教长廊。活动还联合宁夏湿地保护协会专家开展“微观湿地”科普演示,通过显微镜观察水生微生物、辨识鸟类鸣声等环节,直观展现湿地生物多样性价值。
此次宣传活动是兴庆区构建“常态化生态保护机制”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该局通过实施湿地修复工程、建立野生动物监测站、开展“清网行动”等系列措施,推动辖区生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2023年湿地违法案件数量同比下降42%,鸟类种群数量增长15%,多处湿地重现白琵鹭、赤麻鸭等珍稀物种栖息场景。2024年,该局将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渠道,计划开通野生动物救助专线、组建“市民生态观察员”队伍,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生态保护新格局。
春风拂绿,万物共生。兴庆区自然资源局以植树节为契机,将生态宣传与法治教育、科学普及深度融合,既彰显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也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注入新动能。未来,该局将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