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的关键一年。兴庆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开展“强学习、抓落实、干在前,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实现良性互动”实践活动,以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为重点,以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水平提高为目标,狠抓工作落实,为“四区四兴庆”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解放西街将严格落实兴庆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纵深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一、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
1.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走深走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的重要内容,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班,提高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牵头部门:党建办公室、司法所;责任部门:四办三中心、各社区〕
2.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大众化传播。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民普法工作,综合运用传统方式和新型融媒体手段,依托兴庆区“八五”普法讲师团、“法律明白人”社区法律顾问等力量,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网络等,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牵头部门:司法所;责任部门:四办三中心、各社区〕
二、深入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
3.围绕产业优化提升“五大工程”开展法治宣传。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活动作为全年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创新普法服务高质量发展”普法实践活动。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紧扣与创新发展、环境保护、基层治理、城乡融合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重点针对国家工作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网民和社会公众,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法治宣传实践活动。完善“百所联百会”机制,常态化开展新业态平台及企业“法治体检”服务,护航企业健康成长、行业良性发展。〔牵头部门:司法所、综合执法办公室;责任部门:四办三中心、各社区〕
4.围绕社会和谐稳定开展主题法治宣传。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法治宣传,持续增强群众幸福感、安全感。组织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国家安全、禁毒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与社会保障、扶贫救助、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援助、食品药品安全、双拥工作、安全生产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浓厚法治氛围,保障改善民生,服务社会和谐稳定。〔牵头部门:司法所;责任部门:四办三中心、各社区〕
5.加强地方性法规学习宣传。大力宣传地方性法规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增强地方性法规的社会影响力,增强人民群众遵守地方性法规的自觉性。〔牵头单位:司法所、综合执法办公室;责任单位:四办三中心、各社区〕
三、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动全民践行法治
6.深化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把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与推进基层依法治理有机结合,深化“文明银川德法相伴”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法治兴庆”智慧普法平台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全社会参与学法的积极性,努力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和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牵头单位:司法所;责任单位:四办三中心、各社区〕
7.高质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等主题宣传活动。以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为契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组织开展2024年“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组织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开展“典”亮学堂、“典”亮企业、“国潮古风,寻趣游园”等系列民法典宣传活动,通过线上平台“兴庆司法之光”微信公众号、“兴庆司法”抖音号以及“兴庆说法”等系列视频,提高全社会遇事找法、办事依法的意识和能力。结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宣传活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法学习宣传,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牵头单位:司法所;责任单位:四办三中心、各社区〕
8.常态化开展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会前学法制度、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法工作制度、新提拔科级领导干部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实施办法,适时组织考法。每年至少组织国家工作人员开展1次现场旁听庭审或观看网上庭审视频活动,使国家工作人员能够“零距离”接触法律的权威与公正,增强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牵头单位:司法所;责任单位:四办三中心、各社区〕
9.持续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落实青少年专项法治宣传教育行动安排,组织开展第八届“青少年法治夏令营”,进一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关注青少年法治教育、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普法格局。〔牵头单位:司法所;责任单位:四办三中心、各社区〕
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10.提升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质效。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做好现有法治文化阵地内容更新、设施维护和便民优化工作。充分利用法治文化阵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让法治文化真正融入百姓生活。〔牵头单位:司法所;责任单位:各社区〕
11.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法治文艺作品巡演活动,在传统节日、法律法规实施日等时间节点,将法治内容与民俗文化、地方文化相结合,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推出一批优秀法治文化产品。〔牵头单位:综合办公室、司法所;责任单位:四办三中心、各社区〕
12.深化黄河法治文化理论宣传。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法治宣传活动。邀请法律顾问、环保专家和政府部门代表举办专题讲座,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关键条款和实施措施。〔牵头单位:司法所;责任单位:四班三中心、各社区〕
五、深入推进基层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13.加强基层法治创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基层普法依法治理。积极参与“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深化主题宣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牵头单位:司法所;责任单位:各社区〕
14.积极发挥“法律明白人”作用。构建法律明白人分级分类管理培养机制,扎实推进“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工作,引导和激励广大“法律明白人”积极投身基层法治实践。〔牵头单位:司法所;责任单位:各社区〕
15.探索建立居民公约合法性审核备案制度。规范社区法律顾问参与、法制机构审核和街道备案的居民公约以及合法性审核备案工作流程,确保居民公约的制(修)定工作能够做到常态化、规范化和法治化。〔牵头单位:党建工作办公室、司法所;责任单位:各社区〕
六、狠抓工作质效提升
16.深化普法责任制落实。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提高评议质量。各普法责任单位结合2024年普法重点工作及时修订年度普法责任“四个清单”,通过本地本部门网站、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示。〔牵头单位:司法所;责任单位:四办三中心、各社区〕
17.提升以案释法工作质效。深化在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中以案释法,充分运用公开开庭、典型案例发布、旁听庭审、普法宣讲等多种形式,提升以案释法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完善建立典型案例发布制度、以案释法长效机制。〔牵头部门:司法所;责任部门:四办三中心、各社区〕
18.提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质效。结合“八五”普法中期评估情况,抓好工作查漏补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各类普法产品、普法阵地和活动管理。抓好全民普法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普法的积极性。聚焦重点工作,深入开展调研,推动解决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牵头部门:司法所;责任部门:四办三中心、各社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