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加强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聚焦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人才需求,规范高素质农民培训,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3年宁夏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宁农科发[2023]2号)、银川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银川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要求,现发布以下公告:
一、目标任务
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效能为重点,通过就地培养、吸引提升等方式,兴庆区2023年安排培育专业生产型100人,15(班次)小农户素质素养培训,安排资金30.025万元。
二、 主要培训内容及形式
专业生产者培训,紧紧围绕“两稳两扩两提”的总要求,优先保障粮食,大豆和油料生产的培育需求。衔接生产技术技能要求确定培训内容,实施分品种组班 、分技术授课、分阶段培训。兴庆区重点以粮食生产、蔬菜花卉种植、奶牛、肉牛、水产养殖为主要技术培训为内容。
专业技术培训,年度线下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56小时),线上培训时间不少于8学时,后续跟踪服务不少于3次,人均初助标准2800元,师资培训(农民讲师)参考自治区有关规定,按照区外550元/人,区内450元/人的标准开展培训。资金主要用于支付需求调查、线上线下培训、实践实训、跟踪监测等与培训工作相关的费用。
15(班次)小农户素质素养培训,以小农户为主,采取灵活多样、不限时间不限人数的开展素质提升培训。
三、培育方式方法
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设置综合素养课、专业能力课、能力拓展课三类模块化课程。综合素养课侧重思想政治、农业通识、政策法规、文化素养等课程;专业能力课围绕兴庆区优势特色产业,侧重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农产品营销、乡村治理、高质量发展等课程;能力拓展课由培训机构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自行设计经营管理型围绕综合素养、品牌创建、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融资担保、信息化手段应用等设置课程,提升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
针对不同培训对象,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线上学习相结合的形式,鼓励培育机构创新教学方法,改进培育形式,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以团队建设、集中授课、典型介绍、案例教学、项目路演、讨论交流等形式开展,课堂教学要确保优质教学资源进课堂,确保授课教师专业领域与授课主题相符,鼓励采取参与式教学方式。现场教学根据不同培训主题和对象设计教学路线,组织学员到实习实践场所或合作实训基地(农民田间学校)现场观摩、实地体验、动手操作、现场交流、模拟教学、孵化指导。现场教学要遵循农民教育培训特点和规律,选用产业相近、发展领先的基地或场所,配好实训教辅人员,明确现场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完善实践教学流程。线上学习采用 “云上智农”手机应用程序、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在线学习平台等开展网络直播、课件学习、在线练习、线上辅导等形式。
四、遴选程序
(一)公开报名。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鼓励有资质的培训学校在公告发布之日起15日内完成申报工作。申报时,填写《兴庆区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申请表》,连同单位简介、营业执照、培训资质、主要业绩等复印件送兴庆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农经站)审核备案。逾期视为放弃。
(二)审核确定。兴庆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根据培训学校的申请,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考察,遴选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实行动态管理。培训机构应具备培训所需的教学、实践、管理条件。
(三)媒体公示。对经评审确定的培训学校在兴庆区政府网站公示5天,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局党组会审核后确定。
(四)遴选监督。本次遴选设立举报电话0951—6036802、6036971,接受社会各界广泛监督,一经发现弄虚作假,取消本次遴选资格。
银川市兴庆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
2023年7月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