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法治政府建设年报 > 部门

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检察院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时间:2022-03-31 来源:兴庆区司法局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年以来,在区委及上级检察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兴庆区人民检察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法治政府建设作出了不懈努力

一、服务和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高检院“三号检察建议”,全力防范金融犯罪风险,依法办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协助政府职能部门开展农民工工资清欠治理工作,依法办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犯罪案件围绕生态环境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等专项活动,依法办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类公益诉讼案件30件,发出检察建议30,有力督促了相关行政单位依法履行职责,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司法保证。努力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出台疫情期间服务民营经济措施,依法从快办理涉企案件,助力复工复产。在办理民营企业的案件中,综合考量企业经营实际和自首坦白等情节,依法对涉案的部分企业负责人作不批捕、不起诉决定。认真贯彻区委关于服务保障“六稳”“六保”的意见措施,主动深入民营企业问需于企,邀请民企代表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征求意见建议充分发挥检察建议堵漏建制作用,针对二手车市场、娱乐场所等监管不严问题,发出检察建议督促行政单位依法履职,助推依法治理能力提升。

二、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检察担当助推社会治理

  以惩防并举强化未成年人保护。严格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制度。共受理涉未成年人审查逮捕案件277400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205351人,不批准逮捕166人,相对不起诉44人,附条件不起诉44人,实现依法惩戒和依法从宽并行。努力打造“兴未检、善协同、护未来”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积极探索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建立承办检察官指导、司法社工具体帮教、监护人监管教育的“1+1+1”工作模式,共对1040余名涉案未成年人开展亲情会见、亲职教育和精准帮教,经帮教的涉未成年人均顺利回归社会。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选派包括院领导在内的12名员额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讲法治课12场。打造“兴庆未检小剧场”,推出32期系列宣传产品。以办案履职保障尖上的安全。开展“保障农村食品安全”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针对集贸市场散装食品经营行为及时向五家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检查农村及城乡接合部食品生产经营户611户次,查处取缔黑作坊4家;联合乡镇政府对食品经营者进行警示约谈,努力消除农村食品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断优化提升12309检察服务中心职能,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81件,办理刑事申诉案件3件,检察长接待13人次。坚持“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对收到的来信来访均在七日内程序性回复、三个月内实质性回复。探索多元化救助模式,将司法救助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深度融合,与相关部门会签了《关于深入开展“司法救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强退役军人司法救助工作”专项活动的实施方案》,形成多部门联动、多元化救助工作格局。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开展普法宣传活动56次,受教育人数达8千余人次“两微一端”媒体平台发布宣传信息7篇兴庆区检察院院党组靠前指挥、部署,制定了《兴庆区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内部衔接配合工作规定》,各业务部门提高了司法救助的自觉意识和全院一盘棋思想,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衔接配合,不断完善司法救助线索发现、移送、分析、研判机制,司法救助案件办案规模进一步增大截止12月15日,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0件20人,其中农村地区生活困难当事人8人,未成年人10人,残疾人3人,发放救助金30.3万元,救助人数和金额均是近三年最高。检察长带头办理司法救助案7件,占总数的35%。

三、不断深化工作触角,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

  强化软硬件建设,提升了检察工作的信息化应用。依托远程提审系统进一步完善提审过程同步录音录像,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司法成本。积极主动开展人民监督员工作.根据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宁夏检察机关办案活动接受人员监督员监督的实施办法》,及时制定本院《2021年人民监督员工作实施方案》、《人民监督员工作任务分解》,共邀请人民监督员公开审查各类案件22件,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1次。加强检律协作,推动建立检律定期会商机制。严格贯彻落实高检院工作要求,围绕“加强检律协作、推动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联合司法局、律协召开座谈会2次与律师代表同堂学习培训1次,广泛听取律师群体的意见建议促进新时代检律良性协作互动,共同推动建立检律定期会商机制,在检律协作中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落细落到位。充分借助“外脑”,深入推进检察听证工作。建设检察听证室集听证互联网直播、听证证据展示、评论审核、同步录音录像等一体化听证功能,进一步优化了群众“零距离”听证体验,确保检察听证工作公开、高效、便捷、严谨地开展。

四、围绕加强执法司法监督改革,提升法律监督工作能力

  做强“两项监督”为充分发挥派驻公安机关检察室在两项监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制定《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检察院派驻公安机关检察室工作制度》《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检察院派驻公安机关检察室值班工作细则》,通过“派驻+巡查”、“日常+专项”的监督模式对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刑事拘留、强制措施变更等侦查活动予以监督,积极主动挖掘立案、撤案线索。共办理立案监督案件59督立案11件15人,监督撤案48件65人),纠正漏捕、漏诉35人,制发检察建议4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25对存在法律适用错误、量刑畸轻案件提出抗诉1,法院改判或发回重审4件,发出刑事再审检察建议3件,检察长列席审委会44次。做细刑事执行监督,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85件;对社区矫正工作开展全面检察监督,制发书面纠正违法3份。开展财产刑执行监督专项活动,制发书面纠正违法3件,检察建议1份,持续开展“减假暂”专项活动,制发书面纠正违法4件。全面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工作。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获得认罪认罚从宽的权利,告知相关法律规定,开展认罪悔罪教育。对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委托法律援助中心为160人指定辩护律师,为926人联系值班律师,见证具结过程,让认罪认罚的每一名犯罪嫌疑人均能获得法律帮助。经积极进行释法说理,共教育、引导犯罪嫌疑人在审查起诉阶段自愿认罪认罚,认罪认罚从宽适用率87.94%,量刑建议采纳率96.8%,律师见证率100%

五、2022年工作思路

一是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切实增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自觉。聚焦“十四五”时期兴庆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找准检察服务的着力点,推动兴庆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针对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突出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严重暴力犯罪、经济金融犯罪和网络犯罪,促进防范化解影响兴庆区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强化监督办案,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持续用力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综合运用检察职能,依法惩治职务犯罪,服务常态化疫情防控,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照检察工作找差距补短板,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办好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司法救助、公开听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等检察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二是深耕法律监督主责主业,切实增强守护公平正义、推进依法治区的法治自觉。深入贯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升法律监督的质量、效率、效果,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深化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提升认罪认罚从宽案件办理质效。坚持提质效、拓领域,创新公益诉讼检察办案机制。宣传、落实新修订实施的《民法典》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人犯罪法》,依法审慎办理未成年犯罪案件,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持续开展好“法治进校园”工作。常态化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持续深化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用好检察听证,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人和。三是深入推动司法能力和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增强新时代检察工作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检察自觉。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持续完善教、学、练、战一体化培训机制,加快推进检察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不断提升检察人员履职能力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