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区委《落实〈关于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勇当标兵的实施意见〉分工方案》(银兴党发﹝2020﹞47号)文件分工,结合自然资源领域工作实际,全面统筹推进国土绿化造林、自然资源保护监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土地权、山林权改革、河滩地收回、“十四五”项目筹划等一系列重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以及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情况
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党组会集中学习传达,认真研究落实,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视察宁夏时强调的“宁夏要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要求,以及自治区“一高三化”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任务,系统全面地传达落实讲话精神,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注入自然资源力量。
二、落实兴庆区《分工方案》情况,工作进展以及成效情况
(一)全面落实城乡绿化造林及重点工程项目实施。一是落实自治区绿委办及银川市林草局2021年兴庆区营造林为任务6500亩,已现已全部完成,完成率100%。二是高标准实施银川章子湖公园改造提升工程等3项重点绿化工程项目,总投资2642.81万元,改造提升绿化面积1644.5亩。三是积极组织开展2021年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植树总面积600亩,总投资300余万元,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0%以上。四是完成2021年新开裸露街巷行道树栽植和分车带绿化工程等7个城市绿化工程项目,新增绿地面积96.88亩,总投资788.25万元。五是稳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各项指标任务有序落实。
(二)加强自然资源保护监管。一是完成兴庆区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汇总统计工作;完成国家监测图斑1401个、自治区疑问图斑52个以及国情监测内业疑问图斑进行内外业对接核实自检工作。二是完成田长制APP维护升级及培训工作,将平台监管和使用纳入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加强土地监管,杜绝耕地非农化。三是完成兴庆区2020年度第三、四季度、2021年第一季度耕地在线监测图斑和变更调查图斑的整改工作;完成挖湖造景赵家湖、典农湖、孔雀湖、章子湖4个图斑整改清查工作;完成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清理图斑13116个,面积18.46万亩;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完成耕地保护反馈问题整改2宗,正在整改3宗。四是全面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制定各类通知文件15份,签订《兴庆区森林草原防火目标责任书》15份,集中开展宣传2次,巡查73人次,车辆26台次,悬挂条幅5条。五是加强湿地资源及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研究制定《兴庆区湿地保护实施方案》、《兴庆区自然资源局湿地管理制度方案》,结合“世界湿地日”组织开展宣传活动3次、湿地保有量达到11258.8548公顷,保护率达到62%,同时聘请第三方机构专业人员长期开展湿地监测调查。六是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四率”指标任务,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9‰以内,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1%以上,测报准确率90%以上,产地检疫率100%(银川市代检)。七是稳步推进兴庆区“林长制”试点工作,充分利用“三调”“林地一张图”及“种质资源调查”等数据成果,结合实调,彻底摸查城市、农村林木资源家底。
(三)有序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一是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编制大新镇、掌政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将项目涉及的8个行政村纳入村庄规划。二是开展兴庆区月牙湖乡大塘南村、大塘北村等5个成建制移民村,月牙湖乡月牙湖村、通贵乡河滩村等4个行政村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三是配合银川市完成《银川市兴庆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年-2035年)》初步成果,配合完成兴庆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完成《银川市兴庆区近期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梳理上报能源、交通、民生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建设项目共计86个项目,最终审核上报53个。四是配合完成兴庆区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及兴庆区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工作。
(四)稳步推进山林权、土地权改革任务落实。
1.山林权改革。2021年全面推行山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实现林权类不动产应登尽登,赋予经营权抵押融资等权能,山林权交易全面有序开展,涉林生产要素不断汇集,林长制、全面实施,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效应初步显现。一是制定印发了《兴庆区关于深入推进山林权改革加快植绿增绿护绿步伐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统筹全面推进落实;二是修订完善《兴庆区深入推进山林权改革2021年任务清单》,综合林地“一张图”和三调数据比对开展内业图斑区划及整合,确定林地和草原面积(林地图斑面积9270.9666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52.4232公顷,草地图斑面积18507.4908公顷),理清林地界限,区划林地国有、集体权属,核定建立山林地资源数据库;三是协同乡镇村相关人员就区划图斑进行内业指界、标注重点、外业核实,目前退耕还林、草原承包等全部资料的收集、整理、摸底工作已基本完成,外业核实无误后指界确认进行公示。
2.土地权改革。2021年土地权改革全面展开、重点突破。一是制定印发了《兴庆区关于深入推进土地权改革完善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实施方案》,按照目标要求统筹推进;二是配合银川市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三是完成两乡两镇21个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四是按照自治区、银川市统一部署完成各类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应确尽确,先行先试,积极推进兴庆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兴庆区农村宅基地“两证合一”确权颁证项目外业调查完成率94.14%,资料收集完成率90.83%,调查成果入库完成率80.19%,实际发证率87.90%。土地确权数据库测绘97119个地块,总面积195810.15亩,已确权颁证19100本,确权颁证面积172443.71亩。完成通贵乡河滩村黄河人家项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以集体土地使用权折价入股的形式,通过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农村产权流转中心对经营权进行了公开拍卖。
(五)全面落实河滩地收回工作。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形成真正的黄河护岸林及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按照银川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要求,兴庆区收回河滩地9.68万亩,2021年3月,兴庆区与市国资委和市自然资源局签定河滩地移交框架协议,已将收回的河滩地及相关图件、协议等资料移交给市国资委和市自然资源局,由市级部门统一规划实施。
(六)筹划申报“十四五”生态保护修复项目。2021年围绕“十四五”规划,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保护黄河两岸生态公益林为重点,加快推进项目申报实施工作。一是筹划申报项目18个,总投资概算381672.6万元。其中:2021年实施项目4个,总投资概算4248.4万元。2022-2025筹划申报项目14个,总投资概算377424.2万元(林业工程项目5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4个,土地整理项目2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3个)。其中:银川市兴庆区河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银东干沟、永二干沟)已完成前期评审工作,由自治区上报国家通过后实施。二是积极对接自治区、银川市争项目、争资金,计划“十四五”期间申报实施银川市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恢复项目,主要围绕黄河银川段沿黄滩区开展退田还湿生态修复、恢复湿地5.12万亩,总投资约1.54亿元;申报实施银川市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建设章子湖自治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修复2.86万亩,总投资约0.4亿元。由银川市结合其他市县区湿地修复保护项目统一打包规划申报,争取中央、自治区级资金支持,批复后实施。
三、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一)造林用地日益紧张,造林难度大。兴庆区造林地段主要分为河东和河西,造林用地日益紧张,新的土地政策强调农地农用,造林用地越来越少。近年来造林地段均在河东,沙地干旱缺水,又严禁打深水井,拉水浇灌为短期行为,造成造林养护成本高且成活率低,用水矛盾突出。
(二)生态建设资金不足,项目审批难。自然资源保护修复管理工程建设项目资金需求大,任务重、标准高。兴庆区近年来可用于造林的土地资源紧张,从征地拆迁到苗木栽植和后期管护成本非常大,中央、自治区、银川市补助资金申请困难,多年来一直以本级财政投入为主。
建议:将生态项目建设资金列入政府本级年度财政预算,保障资金支持,助推项目审批落地实施。
(三)专业人员紧缺,自然资源管理难度加大。整合组建兴庆区自然资源局,工作职能90%围绕土地、规划、林水草等自然资源方面开展。目前,在编人员中20人为工勤岗,普遍学历低、年龄大,土地、规划、林水草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建议: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公开招聘、抽调等方式,进一步充实土地管理、测量测绘、规划等相关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